水坡巷街景。
潼關古城南城墻下有一條保留了明清時期建筑的居民老街,名叫水坡巷。巷子東高西低,整體走勢像一面大坡,每到夏秋雨季,雨水自東向西順著巷道傾流而下,所以被稱作水坡巷。
5月6日,記者來到這里,還聽到另一種說法。水坡巷也叫血泊巷。據傳,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曾在這一帶同朝廷官兵進行過激烈的巷戰,幾經鏖戰,兵士血流成河,所以叫作血泊巷。后來,巷子里有一趙姓大戶人家,嫌其名字不吉利,故而改名為水坡巷。
水坡或是血泊如今已不可考,但是老街現在保存下來的樣子仿佛訴說著曾經的故事。
舊時水坡巷四通八達,曾經的南門樓如今已變成了一孔窯洞,只剩西巷一口出入。
順西門入巷,沿著鵝卵石鋪成的路向上,一棵形似龍狀的古槐凌空橫臥在7號沈氏民宅前,擋住了去路。當地人稱它為“龍槐”也叫“乾隆槐”。相傳乾隆巡視潼關,行至縣城水坡巷中沈氏民宅門前,欣賞其庭院雅致,為作留念,故由這戶人家移來此槐樹,由乾隆皇帝親手所植,后來奇跡般成活,被后世子孫保護至今。
古槐主干空心,僅剩樹皮,一鐵釘被釘在其中。居民們說,鐵釘很有可能是以前用來拴牲口的。至于古槐是怎樣空心的,他們也說不清。即便是這樣,古槐依舊枝繁葉茂,堪稱一景。
7號沈氏民宅是一座清代建筑四合院,東西寬10.8米,南北長28.57米。民宅坐南向北,是由前房、過廳、東西廂房和上房組成的兩進院落,共14間。宅院的門楣、墻面等都是精美的人物、動物和植物為題材的雕刻,象征宅子主人的身份地位及獨特的審美。
據了解,該民宅是潼關縣少有的保存尚好的清代民間建筑,其原貌雖有局部改變,但其木雕、磚雕以及部分壁畫保存較好,對于研究清代當地民間建筑風格,有較高的價值。
距離沈氏民宅100余米處有一口唐代古井。史料記載此井挖掘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井口呈圓形,深18米,內徑40厘米,外徑1.1米,井水清冽甘甜、養顏健體,無論再多的人連續擔水,水從不枯竭渾濁。相傳,乾隆曾在此井飲水,飲后龍顏大悅,連稱“真乃靈水也,清冽甘甜。”
如今,水坡巷內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人們已經不再喝井里的水了。但是逢春節時,仍有人在此進行祭祀,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繼續上行,坡面越來越陡,民宅分布在路兩邊的坡面上。一處叫凝瑞居的院宅格外惹眼,主人張乃民用紅、綠漆把大門裝扮得很是漂亮。跨門進入,院內花香濃郁,風雅別致,木雕、磚雕、壁畫個個都有講究,有孟宗哭竹、四郎探母、拐彎抹角、腳踏實地之意。房檐上的雞和魚,寓意著吉慶有余。
張乃民告訴記者,剛剛我們進門跨過的木凳叫下馬凳,他出生的時候就有了,是他的一個奶奶結婚時下馬車踏過的凳子。下馬凳兩旁的圓形石墩叫門當,與門當相呼應的是大門上框的一對柱子,叫戶對。過去,文官的家用圓形門當,武官的家用方形門當。
張乃民說,過去像這樣的老街巷有幾十條,有鄭家巷、李家巷、水關頭巷、書院巷……現在就剩水坡巷了。
20世紀50年代,因修建三門峽水庫,處于渭河下游的老潼關被劃入淹沒區,整個縣城南遷。但由于水坡巷地勢比較高,一些居民不愿遷出,所以還較多地保留了古巷建筑的風貌。
當時正是經濟困難時期,新潼關縣城里建筑材料短缺,群眾只得拆掉城墻、關樓。承載著老潼關厚重歷史的城磚,被不斷地運往新縣城,壘成了院墻,埋進了房基。
如今的水坡巷依托歷史遺跡進行了部分復建和改造。張乃民說,雖然水坡巷的街道變新了,但古樸又不失明清特色的民居,以及古槐、古井保存完整,算得上原生態街區。只是大多數的院子已是人去屋空,少數上了年紀的老人留守在此,守著那份鄉愁和情感。
古韻悠悠的水坡巷,見證了厚重的歷史,目睹了現代的繁華。如果你來到潼關,記得來看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