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碗碗腔皮影藝人呂崇德在演唱
省戲曲劇院碗碗腔《金琬釵·借水》劇照
現代歷史學家顧頡剛在《中國影戲史略及其現狀》中曾明確指出,陜西是中國影戲的起源地。
自從有了皮影戲,當然它的伴奏音樂及聲腔便相隨而生,皮影成為“中國戲曲之父”。華山之陰,渭水沿岸,河西之濱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孳生出的老秦腔、老腔、碗碗腔、阿宮腔、迷胡、道情等多種聲腔音樂都作過皮影伴奏腔,加上美輪美奐的皮影造型,還有從未斷絕的民間傳承,有專家繼續追溯后稱“中國皮影看陜西,陜西影戲源頭在渭南”。
渭南皮影戲百花齊放,多姿多彩,為民族戲曲文化作出卓越的貢獻。其中由碗碗腔皮影戲派生出來的碗碗腔劇種是中華傳統戲曲文化不可多得的一支藝術奇葩。碗碗腔細膩、幽雅、婉轉,纏綿。不但有獨特、悠揚、清麗的音樂,而且有抒情、優美、感人的唱腔。一部《秋菊打官司》電影背景音樂采用了碗碗腔,世人驚奇叫絕;電視劇《裝臺》選了碗碗腔“人面桃花”一小段,讓人如癡如醉。
有確鑿資料能說明碗碗腔的原生繁衍地在陜西渭南的大荔和華州、華陰一帶。但是按劇種形成規律,碗碗腔生成也有一過程,不可能一夜之間宣布誕生。以清乾隆年間渭南人李十三創作的碗碗腔劇目十大本成型演出時間作標志,到今至少300多年的悠久歷史。300多年來,隨著皮影藝人行走的腳步,碗碗腔傳播在陜西的角角落落,溝溝峁峁;碗碗腔也曾流播到相鄰多個省份的民眾中。碗碗腔音樂撥動了時人的心靈,深得人民喜愛。到后來,碗碗腔隨同皮影藝人,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出現在法國、意大利、德國、荷蘭、盧森堡、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外的觀眾除為皮影表演點贊外,他們尤對碗碗腔音樂驚嘆并陶醉其中。
歷史滄桑巨變,試圖找出碗碗腔傳播最原始的全部風貌和路線圖,那是異想天開。筆者只求在眾多已有的歷史資料中,理出碗碗腔走出渭南后,有了“根據地”,在那里生根開花結果。抑或兼收并蓄了當地的民間音樂、民風民俗、小劇種等藝術形式,形成不同的聲腔藝術,但是仍和碗碗腔血脈相通,同屬碗碗腔基因。若達此目的,那就是難得的收獲了。
先說碗碗腔傳播到陜南的事。陜南碗碗腔,又叫洋縣碗碗腔,主要流傳于陜西省洋縣為中心的陜南各地。據考證,清乾隆年間,洋縣萬家宮桄桄皮影藝人雍朝杰帶皮影社赴陜西東府渭北一帶演出時,即被當地盛行的碗碗腔皮影戲所折服,旋即在同州朝邑即今大荔住了一段時間學習碗碗腔。此后在皮影戲演出中吸收了漢中地區民歌和漢調桄桄的曲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洋縣碗碗腔。清嘉慶、道光年間,唱洋縣碗碗腔的皮影班社遍及陜南各地。到清末光洋縣就有18個碗碗腔皮影班社。抗戰爆發后,由于戰亂和連年災荒,藝人被迫流離,碗碗腔班社瀕臨絕跡。1949年后經各級政府多方搶救扶持,民間碗碗腔皮影社開始復活。1958年陜西省有關部門扶持成立了“洋縣碗碗腔皮影劇團”,除演出傳統劇目外,還創作和改編演出許多碗碗腔皮影現代劇。可喜的是洋縣專業劇團于1960年還把碗碗腔搬上大舞臺,排演了《跑庵》《拷卜鳳》等碗碗腔劇目。洋縣皮影戲列入陜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碗碗腔流傳到陜北約是在清朝后期。首先到達陜西榆林綏德的義合鎮,后來逐漸流行于綏德、米脂一帶。清嘉慶、道光年間,陜北碗碗腔皮影班社開始遍及陜北各地。上世紀初年是碗碗腔皮影在陜北的興盛時期。因陜北地理位置靠近山西,民風民情民間音樂相近之處甚多,陜北碗碗腔不僅吸收了陜西道情和迷胡的韻律,而且受晉劇影響更大,但總體保持了陜北濃郁的地方特色,委婉、纏綿、動聽,也歡快活潑,男女演員沒有唱腔上同腔同調的矛盾,聽起來和諧入耳。抗戰開始后,兵荒馬亂,陜北碗碗腔同樣幾近消亡。1949年后,陜北碗碗腔皮影得到多方扶持,先在米脂、綏德、榆林、清澗、定邊等地恢復,很受群眾歡迎。1960年榆林專區人民劇團還將碗碗腔搬上大舞臺,演出了《逼上梁山》《紅娘子》等。此后這個劇團先后在大舞臺還演出過《審椅子》《鐵算盤》《釘鞋記》《痛說革命家史》《蘆蕩火種》《水流千里》等碗碗腔現代劇。該團也是把碗碗腔搬上大舞臺較早、演出劇目較多的一個劇團。
碗碗腔流傳到陜西西府叫“燈盞頭碗碗腔”,因以小鐵棒敲擊燈碗掌握節奏而得名。主要流行于陜西千陽、寶雞地區及陜甘兩省多個縣市。陜西西府曾有西府碗碗腔早于東府碗碗腔的說法,但這個說法連西府人自己也清楚“西府碗碗腔淵源沒有歷史可查證”。確實翻遍了歷史資料,西府燈盞頭碗碗腔200多年的歷史,沒有找到能早過東府渭南碗碗腔至少300多年歷史的根據。在翻閱史料時,筆者反倒發現散落的反映大荔民間皮影班社活動的史料中有“乾隆末年,朝邑縣齊家班社遷往西府千陽縣,將碗碗腔帶至關中西府地區”的記載;又在介紹千陽縣文化遺產的資料中看到有“燈盞頭碗碗腔起源于陜西省千陽縣南寨鎮南寨村齊家背后(地名),現為南寨村一組……其孕育發展經過了約200年的時間”的記述;這個史料上還說,南寨村齊家人是燈盞頭碗碗腔世代傳承人。齊家第四代傳承人齊勤忠在一個場合出示的有關非遺項目傳承申報資料表明,齊家第三代傳承人是他的大伯齊保魁和三伯齊文功。齊保魁的祖父、父親便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傳承人。只要把這些史實對接分析,很容易客觀地說明陜西西府燈盞頭碗碗腔和陜西東府碗碗腔一脈相承,同宗同源。不過,齊家藝人和眾多西府民間燈盞頭碗碗腔藝人在演出中,廣采當地民歌小調、西府曲子、關中道情、方言小戲之長,與本地皮影亂彈結合而變成了獨有的一個劇種。該劇種生存于人民群眾之中,演出內容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風格獨特,深受群眾喜愛,除流播于陜西西府寶雞廣大地區外,還被甘肅的平涼、靈臺、華亭、天水、蘭州以及青海西寧等地群眾熱情接納。1960年西府碗碗腔被搬上了大舞臺,陜西隴縣人民劇團演出了碗碗腔《剪紅燈》等,陜西省寶雞人民劇團排演了碗碗腔《借年》等劇目。
渭南地區處黃河西側,河東則是晉西南。渭南碗碗腔皮影戲過黃河的歷史并不遲于從渭南出發到達陜西其他各地的時日,碗碗腔在山西的生存和發展狀況也可圈可點。
碗碗腔傳播到山西分為兩路,也形成兩支流派。其中流行于山西曲沃一帶的叫曲沃碗碗腔。考證表明,曲沃碗碗腔源于陜西大荔、華陰等縣的皮影曲調。說是清代中葉由陜西商人帶入后紅極一時,直到上世紀初年仍然興盛。演出范圍曾擴大到山西的解州、絳州及周邊地域。1949年后曲沃成立了專業的碗碗腔皮影劇團,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民間音樂、蒲劇、迷胡的曲調和曲牌,結合當地方言,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曲沃碗碗腔。1960年曲沃成立了碗碗腔劇團,開始由真人在大舞臺上演出碗碗腔劇目。他們吸收了蒲劇、越劇、川劇、迷胡等劇種的服飾、臉譜、舞臺美術、念白及表演程式,并保留了皮影表演遺風,形成了獨特的曲沃碗碗腔表演特色。這不僅受到曲沃人民的喜愛,并逐步向山西中部和東南部分縣市流播。至今曲沃碗碗腔仍是當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也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山西另一路叫孝義碗碗腔。清光緒年間,陜西朝邑即今大荔一帶,連年饑荒。當地碗碗腔藝人隨同逃荒人群流落山西各地。其中一支碗碗腔藝人到了山西北部,在孝義、汾陽一帶演出謀生。隨著日月的積淀,他們的碗碗腔曲調受山西晉劇、孝義皮腔、汾陽秧歌影響,逐步形成孝義碗碗腔。大約光緒中期還有孝義藝人兩次專門赴陜西同州學藝深造。孝義碗碗腔主要流行于山西呂梁孝義市以及周邊地區。清朝光緒末年,孝義碗碗腔班社達六七十個,演出遍及山西省全境。1959年太原市和孝義各自都成立了真人演出碗碗腔的專業劇團。孝義碗碗腔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曾兩次晉京演出受到高度好評。孝義碗碗腔大舞臺劇目,曾涌現出了多個獲全國多項大獎、影響廣泛的優秀碗碗腔劇目,也曾造就了不少著名演員。山西孝義張建琴,是全國唯一因專業演出碗碗腔劇目,獲得了全國第十六屆梅花獎的演員,她演出的“風流三部曲”名揚省內外。孝義碗碗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張建琴成為國家級孝義碗碗腔傳承人。更值得贊賞的是,在當今許多傳統稀有小劇種瀕臨消亡的危急時刻,孝義碗碗腔仍被山西北部老百姓喜愛。其在演出市場、藝術水準、演員收入等方面,孝義碗碗腔仍在山西全省的地方劇種中處于較高水平。
新中國成立后,西北文化中心古都西安成了傳承和發展碗碗腔劇種的高地。對于此前東府碗碗腔傳承到西安的年代和歷史真無法考證清楚。不過有兩個碗碗腔班社對在西安傳播碗碗腔還是有貢獻的。渭南 有 個焦家皮影班,創辦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由渭南著名皮影藝人“一桿旗”杜升初領班,活動于渭北及西安一帶,杜升初領班長達50年之久,他演唱、樂器、編劇樣樣精通。1950年,西北風文化部戲曲改進處成立,特約杜升初口述碗碗腔劇目30多本。1952年渭南著名藝術家“紅菊花”謝德龍擔任剛成立的西安碗碗皮影社社長。謝德龍在西安挖掘、整理、演出了200多本碗碗腔劇目,創作碗碗腔現代戲幾十本,演出接待過30多個國家的友人。他創作出版了《大鬧天宮》和《碗碗腔選集》。他還向在省戲曲研究院工作的渭南籍戲曲音樂家王依群傳授了不少碗碗腔唱段,經音樂家記錄整理出版了《碗碗腔音樂》,遂成為劇種音樂經典之作。謝被聘為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和陜西省廣播文工團藝術顧問。他給這些演出和有關研究單位出謀獻策,辛苦篩選、加工整理、現場指導,為把民間碗碗腔搬上西安大舞臺作出了獨到的奉獻。1958年謝德龍領劇社在甘肅蘭州市演出轟動金城,受甘肅省多方呼吁請求,德慶社忍痛割愛,派出了由渭南成長起來的民間藝術家李俊民、牛振河等六人赴甘肅落戶成立了蘭州皮影社。從此,碗碗腔以其特有的音調飛揚于隴東高原與河西走廊。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以獨有的優勢,對碗碗腔劇種再深度挖掘、整理提高,并把其搬上了戲曲大舞臺,發揮了探索引領和示范推動的作用。1956年大荔朝邑沙底村業余劇團嘗試以真人排演了碗碗腔傳統劇《獻連環》,雖系開創性試驗,卻是群眾自娛自樂。也就在1956年,中共陜西省委內有激情擔當、文化自覺和慧眼識珠的高層人士,向文化部門提出必須把碗碗腔搬上舞臺的要求,這和省戲曲劇院的藝術家一拍即合。藝術家和西安德慶皮影社商量挑選出《借水贈釵》一折,由李瑞芳、王斌演出,碗碗腔從此走上了西安戲曲藝術大舞臺,觀眾拍手叫好。1957年1月,澄城人李蔭堂創編的碗碗腔《金琬釵》全本上了戲曲舞臺,這是碗碗腔劇種改造重生的一個標志性事件。1958年三大秦班進北京演出期間,首都戲曲界對碗碗腔唱腔音樂評價甚高。此后,陜西、山西、甘肅等省,凡有碗碗腔班社的地方,大都聞風成立了專業劇團,立即開始了把碗碗腔搬上本地戲曲舞臺的戲劇改革。20世紀60年代起省戲曲劇院編演的劇目有《金琬釵》《白玉瑱》《囊哉》《女巡按》《蝶戀花》《紅色娘子軍》《楊貴妃》《真的真的》《驕楊之戀》等。這些劇目有傳統戲和新編歷史劇,也有反映時代主旋律的現代戲。《紅色宣傳員》是將朝鮮歌劇移植成碗碗腔的,這是首次用碗碗腔演現代戲劇目。《真的真的》是根據芬蘭話劇改編的。以同名京劇移植的《紅色娘子軍》成為碗碗腔經典。《驕楊之戀》是新時期陜西省戲曲劇院恢復重振碗碗腔的里程碑。
渭南碗碗腔傳播各地,現都成了國家或省、市各級政府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相信碗碗腔是民族戲曲藝術之林的瑰寶,應該在傳統與現代碰撞中,煥發新的生命光彩,老樹開紅花,寒梅展異彩。